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大安华图 > 2022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高分技: 辩证看待"总"和

2022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高分技: 辩证看待"总"和"分"

2021-06-28 16:49:5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大安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高分技: 辩证看待"总"和"分"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中,片段阅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必考考点,那主旨概括题更是重中之重,也是做其他题型的一个基础。那在分析主旨概括题时,我们详细讲解过行文脉络法,也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出总句和分句。通过总句和分句的分析,我们最终的归结点是总句是重点,分句不重要。总句就是我们要找的主旨句或主题句。很多题都能用这样的方法准确找到答案,但是就有一些特殊题型就不能单一化地运用我们的方法。有时很快找到总句后,同样找不到正确的对应选型,反而是从分句中总结出来的答案。所以山西华图提示大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不要单纯地用“总句是重点,分句不重要”这样的观点去做题,要辩证去看待行文脉络中的“总句”和“分句”。

  例1 哲学家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上午和下午感受都不一样。很多时候,也需要自我调适和社会调整。沿着这种思路,哲学家赵汀阳就认为,现代消费主义的宣传(比如消费广告刺激了大家的无限欲望),造就了“难以满足”的欲望。另一些心理学者说,很多幸福感就流失在“对比”之中,就如调查所验证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成了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收入是否“充足”。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幸福的感觉因人而异,需要个人自我调适

  B幸福是一种心理感觉,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有利于获得幸福感

  C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降低自己的期望

  D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真题解析:就这个文段来说,我们很容易能分清文段的脉络是总分结构。总句是援引了哲学家的观点“幸福是一种感觉,上午和下午感受都不一样,需要自我调适和社会调整”。这是援引的专家学者观点,属于正向援引,也就是说这就是作者观点。紧接着是用了两个分观点来说明和论证作者观点。分别从哲学家赵汀阳的“现代消费宣传造就了不幸福感”和心理学家的“收入分配的不公正造就了不幸福感”这两个观点去论证了总观点“幸福需要自我调适和社会调整”。那根据此脉络,我们发现选项中对应总句的都有问题。A选项和B选项只能体现出总观点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自我调适”,所以直接排除。C选项明显也是通过“需要自我调适”的内容引申出的一个“要降低自己的期望”,也是片面的。D选项的内容却恰恰是从两个分论点中总结出来的,那就是比较全面的一个观点了,是对两种情况的概括,所以答案是D。

  从以上这道真题中我们很明显能发现在排除选项,找正确匹配项的时候,还是立足于总观点的。只不过是在发现没有完全对应总句的内容时,我们不要忘了分句的内容。总句和分句的内容本身就是呼应关系,分句就是为了解释和论证总句的,总句是对分句内容的概括总结。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去看待“总句”和“分句”的关系,不要完全割裂去看。

  最后,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我们的行文脉络法,能学以致用,尤其是在一些复杂易错题中,不要被“总”和“分”的单一化关系所干扰,从而影响判断。首先看对应总句的同义替换项,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调整思路,看分句内容的概括陈述和哪个选项最为匹配,我们就定哪个选项。总之一句话“先找总来再看分,总分实则是一家”。

  了解更多热点知识备考,请关注大安华图教育。微信:19990599397;咨询电话:0436-5348686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高分技: 辩证看待"总"和"分"】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