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珲春华图 > 2021年延边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文章阅读(2)_珲春

2021年延边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文章阅读(2)_珲春华图

2021-06-23 07:56:0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珲春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延边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文章阅读(2)_珲春华图

  【导读】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珲春华图微信号(hunchunhuaxiaotu),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19969533082/19969533083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1.划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慢镜头加以重映

  B.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C.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D.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2.作者在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金属球经过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C.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D.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3.作者用来说明“人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采取行动的事实是( )。

  A.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B.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C.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D.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5.作者认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

  A.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B.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C.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的研究

  D.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题干问的是“所强调的是”,也即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在第一段,文中提到“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为了说明这句话,举出铅块和金属球融合的例子。因此这句话所强调的就是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三段主要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且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就有“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A、B选项强调的是事物出现模糊性的时间短长,C是说人脑中概念的模糊性而非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题干“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定位到文中第三段,只有C选项的例子出现在第三自然段。>A项说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模糊性的认识,而非对其利用。>B项只是例证“>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没有提到人们如何利用它。>D项偷换概念,举的是>以前人们利用模糊理论的例子,>而非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因而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客观世界的发展与模糊和清晰的矛盾并无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并列关系;B项中的“模糊的语言”是无中生有;C项文中最后一段说到“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把人类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还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故符合文意;D项中“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文中并没有做这个比较,只是说“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原文最后一句: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故正确答案为D。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延边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文章阅读(2)_珲春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