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2022国考行测技巧:浅析“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

2022国考行测技巧:浅析“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的区别

2021-06-18 14:06:5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国考行测技巧:浅析“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的区别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反馈选词填空的正确率不高,平时练习也存在畏难情绪。其实选词填空是“纸老虎”,只要我们要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就可以轻松应对。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上下文语境,从而确定空缺处的含义,再对比选项,此外,我们还需要在平时主动积累考试的高频成语,积累成语的基本意思、含义侧重、常用语境等等,形成对成语使用语境的敏感。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辨析“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的区别。

  一、 基本意思

  潜移默化:“潜”“默”暗中;“移”改变;“化”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耳濡目染:“濡”“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二、含义侧重

  “潜移默化”侧重在性格、习惯、思想等方面无形中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耳濡目染”侧重在技能方面受到的可以看到或听到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

  “潜移默化”的主体大多是事或物。

  “耳濡目染”是从人的角度说的,主体一般为人;

  例句: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

  在家里孩子耳濡目染着家长的所作所为,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例1】千百年来,乡村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让人们________、明辨是非善恶。农事活动、节日庆典、民俗习惯、村规民约等,都是维系村落价值取向和有序运行的重要________,它们以________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循规蹈矩 途径 喜闻乐见 B.与人为善 方式 言传身教

  C.通情达理 载体 潜移默化 D.奉公守法 手段 耳濡目染

  【答案】C。解析:根据上下文,从第二空理解,“农事活动、节日庆典、民俗习惯、村规民约……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空缺处表达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意思。A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人们欢迎,主体一般和群众、人们搭配。与“它们”搭配不当,排除;B项“言传身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主体一般和人搭配,与“它们”搭配不当,排除;C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文意,保留;D项“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侧重亲眼看、亲耳听,一般主体是人,与“它们”搭配不当,排除。将C项代入原文验证,“通情达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可以与“明辨是非善恶”意思并列;“载体”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可以与前文的“农事活动、节日庆典、民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对应。因此,选择C项。

  通过“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这组高频成语的辨析,同学们应该掌握了高频成语辨析的方法和技巧,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把方法运用到做题的实践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要重视高频成语的积累。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行测技巧:浅析“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