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并列文段中的“归纳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并列文段中的“归纳共性”与“内容加和”

2021-06-18 10:32:0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并列文段中的“归纳共性”与“内容加和”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的备考中,有的同学反映,在做并列文段的时候,往往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原文,依然没有抓住文段的重点。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列文段的主旨就很好把握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出现哪些提示信息说明这道题要考察并列文段,分别包括:同时、此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分号、并列句式等等。其次,需要大家记住:如果并列提示信息前后内容趋向一致,那么文段的主旨需要“归纳共性”;如果前后趋向相反,那么文段的主旨需要进行“内容加和”。我们来看两道例题:

  【例1】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十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十,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解析】D。整个文段由四个并列的分句构成,每个分句都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适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四个并列分句趋向相同应找共性,可知文段重点表达的就是生活小事可以节能。选项A强调自然的生活方式可以节能,只能概括到前两个分句的特点,不全面排除。选项B强调节能意识的重要性,而文段列举的是节能行动的作用,脱离主旨,排除。选项C强调“普通民众”这类节能主体,而文段并未突出不同群体对节能的作用,与文段侧重不符,排除。选项D与文段强调的点滴小事可以节能的观点吻合。故答案选D。

  【例2】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解析】A。“同时”前描述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后列举了科学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前后趋向相反应进行内容加和。A选项“双刃剑”是对两方面内容的总结,可选;B选项仅提到负面影响,D选项仅提到正面影响,均为片面化表述,排除;C选项“改变”过于笼统,排除,所以答案为A。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省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并列文段中的“归纳共性”与“内容加和”】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