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靖宇华图 >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姓与氏的由来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姓与氏的由来

2021-06-14 09:16:2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靖宇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姓与氏的由来

  在今天的汉语中,姓与氏是通用的,指的是同一回事,然而,在中国的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姓和氏原来是分开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郑樵的这段话说明姓氏产生于夏、商、周三代以前,并对姓和氏的区分作了简要的概括。中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姓氏某一氏族公社的族号,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因此,早期母系公社的姓氏中多为女字偏旁,如姜、姒、姚等。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则数代即发生变化。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

  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现代中国人的姓,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别:

  1.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2.以邑名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诸侯或卿大夫的封地。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3.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理、司寇也是此类等。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4.以职业名为氏。如巫氏、卜氏、匠氏、陶氏,巫、卜、匠、陶皆为职业名称。

  5.以住地之名为氏。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6.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7.以乡、亭之名为姓,常见的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8.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9.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伯仲叔季排行取姓。

  10.古代少数名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文、和等。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三十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似的汉族的单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其中还不断制造出一些新的姓氏,如叱叱改姓狼,费羽改姓羽,纥骨改姓骨,渴侯改姓侯,俟伏斤改姓斤等等。

  11.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真题】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 族号

  B. 匿名

  C. 官名

  D. 爵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姓氏来源,王、侯等都是古代的爵位称号,所以答案选D

  推导法。根据已知知识结合题干推导答案。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的来源。我们通常说爵位包括公侯伯子男,故本题选择D选项。

  【真题】今天人们经常以“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名,其实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严格区别的。以下关于“姓”“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姓”源于母系社会,“氏”源于父系社会

  B. 一般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男了称“氏”用来“明贵贱”

  C. 中国最早的氏,大都从“女”旁,如姬、姚、姒、妫、姜、赢等

  D. 秦汉以后,出现姓氏合一的倾向,姓和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

  【答案】C

  【解析】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而不是“氏”从“女”旁。故本题答案选C。

  更多资讯请咨询 靖宇华图 电话+微信:18843952981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姓与氏的由来】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加强论证“三步走”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