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辉南华图 > 2022国考行测知识点之弄清主体,搞定主旨

2022国考行测知识点之弄清主体,搞定主旨

2021-06-11 15:42:3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辉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国考行测知识点之弄清主体,搞定主旨

  主旨概括题是国考言语必考的一个题型,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备考过程中,好多小伙伴跟图图反映,主旨题做得慢、做得纠结最后准确率还不高。针对上述主旨题中出现的问题,图图的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一个超级好用的方法——主体排除法。

  一、什么是主体

  在法律学的概念上“主体”是指享有权利的自然人,在哲学的定义里“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人的人。在我们言语题中的“主体”与上述概念均不同,这里的“主体”指的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文段的核心话题。毕竟每一个文段都会有其论述的核心主体。简单来说。我们把它称为文段的“主人公”。它可以是“我国”“地球”“数字出版”“乡村振兴”等话题。

  二、怎么确定主体

  在知道了什么是“主体”之后,那么我们又如何确定文段的“主体”呢?“主体”是文端的核心自然也要从文段的重点句中去寻找。所以“主旨句”中强调的关键词就是文段的主体。这个关键词首先是主旨句的“主语”,其次还是围绕“主语”论述的“内容”。比如“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在这句话中“主语”是:数字化,内容是:商品供应链的优化。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文段的主体并不唯一。

  但是,如果文段没有主旨句或者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没有找到文段的主旨句,那怎么确定文段的主体呢?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文段论述的是谁?如果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谁”就是文段的主体,当然也可能是“XX”和“XX”的关系,这两个“XX”就是文段的主体。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分析文段出现的高频词,这个高频词就可能是文段的主体。

  三、怎么应用主体

  当确定了文段的主体之后,这个知识点主要是用于排除选项。正确选项的“主体”必然要与文段的“主体”一致,换句话说,“主体”不一致的选项,即可排除。

  接下来咱们以一道真题为例,应用一下这个方法。

  (2021国考)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城镇化建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乡村振兴战略

  D.脱贫攻坚

  这是一道主旨题,应该先阅读文段,找到主旨句。文段首句论述我国城乡将长期共存的客观规律,接下来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考虑农村的发展,最后尾句通过“应该”提出农村发展的对策即“振兴乡村”。所以主旨句是最后一句,在有主旨句的情况下,主体应是主旨句的主语—“振兴乡村”。接下来,分析选项,只有C项与文段主体一致,其他选项主体均不一致,排除A项、B项、D项。因此选择C项。

  四、注意

  本文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主旨概括题,不论是有主旨句还是没有主旨句,不管是文段看得懂,还是看不懂,文段一定会有“主体”,在阅读分析文段的时候,一定要应用上述找主体的方法,弄清主体,在选择选项时,把主体不一致的选项排除,即可搞定主旨。

  更多资讯请关注辉南华图微信客服(HNHT19969533096),咨询地址:吉林省辉南县通化市辉南县朝阳镇二建东50米华图教育,辉南华图近期课程咨询电话:0435-8256679。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行测知识点之弄清主体,搞定主旨】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