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珲春华图 > 2021延边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原乡,薪火传承_珲

2021延边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原乡,薪火传承_珲春华图

2021-06-08 08:42:5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珲春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延边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原乡,薪火传承_珲春华图

  【导读】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珲春华图微信号(hunchunhuaxiaotu),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19969533082/19969533083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5中的划线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用以映射文化的历史流动性,请深入思考这句话的内涵,结合给定资料与生活实际,以“追寻‘文化原乡’”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思路清晰,语言流畅;(5)字数1000~1200字。

  【给定资料】

  资料5: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观众为优秀选手们的才华所折服,也为其他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一位观众的感触,引来许多人同声感慨。农民白大姐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如何对抗命途多舛。65岁农民王叔叔,一边摆着修车摊,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如果有人帮他改一个字,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生活的平凡,挡不住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而古典诗词的力量,正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他们平静的力量。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诗歌里有的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有的是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有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正像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

  有人疑问,古诗文默写在高考语文中占比不多,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以“应试心态”对待传统文化,难免会产生“划不划算”的困惑。一位大学生如此回应:“背诵的许多内容已经忘记,但在诵读经典时,心灵受到的触动、激发的思考和从中汲取的养分,将受益终身”。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我们应有视通万里、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也要激发返本开新、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但决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说到底,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恰如现代中国的前行,同样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

  【参考范文】

  文化原乡,薪火传承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用“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来感叹匆匆时光流逝之下,只有文化遗产才能记录和承载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这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意在强调文化对于民族历史、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点评:阐释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以此点名中心】

  在我看来,文化的历史发展犹如奔流的江河,匆匆逝去却源远流长,而那长河的源头便是“文化原乡”。“文化原乡”是恒久不变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的来源,是民族文明坚实的根基,承载着民族发展过去,见证着民族发展的当下,昭示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只要我们循着“文化原乡”,华夏文明必将在历史的潮流中滚滚向前。【点评:解释“文化原乡”的内涵,严格依照题干,再次强调追寻文化原乡的重要意义】

  追寻“文化原乡”,是对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最深刻印记的溯源,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点评:分论点1追寻“文化原乡”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遗憾的是,随着物质的丰盈,夏商文字、儒道思想,甚至就连传统风俗等经典元文化,都呈现渐行渐远的趋势。【点评:反面论证,传统文化式微,需要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很多年轻人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寡淡,缺少现代化气息。以端午传统为例,尽管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再无法对这种传统食物提起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开始狂热地追捧外来文化,韩剧、美剧充斥荧幕,英雄主义价值观侵袭头脑。【点评:对比论证,进一步佐证观点,加强说服力】这种种令人痛心的数典忘祖,皆映射出人们缺乏对文化历史的认识,毋宁说追寻文化的宝贵渊源。【点评:分析现象进行总结回扣首句观点】

  成为历史的“文化原乡”,时刻指引着中华文化的基本走势,催生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经典,并无时不刻地丰富着历代人民的精神生活。【点评:分论点2历史“文化原乡” 丰富着历代人民的精神生活】它们以不同的形态或保留或演变为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文化盛宴,有的记载于卷宗里,有的以舞蹈等形式演绎,有的制成精美实物供人观赏。【点评:解释观点】雄奇的秦始皇兵马俑,【点评:举例论证】以文物的形式成为历史,虽然不能为现代人所效仿应用,却让人们领略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国盛景;【点评:分析例子】制陶工艺,【点评:举例论证】作为古代器具制作的起点,经后人探索与改造,衍生出瓷器制造等多种工艺,随着不同时代的不同技法和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着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并走出最经典的丝绸之路。【点评:分析例子】流逝的本源文化并没有因形式上落后而终结了使命,它们为人所不断演进,以新的时代形态立足于世,其内涵更是永生不可磨灭。以史为镜,使人明智,本源文化逝者如斯,却为当代留下永恒的借鉴意义。【点评:阐释意义,进行总结回扣首句观点】

  任何时代都应不忘追寻“文化原乡”。【点评:分论点3如何追寻“文化原乡”】民族的本源文化可能已经被时代“淘汰”,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为每个历史时代提供的文化借鉴却能够为人们自我选择。这便需要人们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更新,改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盛宴。以“文”载道,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从本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甘泉,滋养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溯寻中国文化源头的过程中,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点评:道理论证,针对如何追寻文化原乡提出具体解决思路】

  一个民族文化的失传和变质是落后挨打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要寻找、继承并认识“文化的原乡”,追本溯源,借此理性地做人,智慧地做事。【点评:总结全文,回扣观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延边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原乡,薪火传承_珲春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