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承接叙述”题,你会分析

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承接叙述”题,你会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吗?

2021-05-31 10:15:3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承接叙述”题,你会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吗?

  从大量考查过的“承接叙述”题目看,其行文脉络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重点句在前面

  的文段;另一种是重点句在后面特别是尾句的文段。下面以两道例题分别进行解析。

  一. 重点句在前面的文段,需要在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基础上,围绕文段重点合理推测下文。

  例1.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种种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监管不力。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实施办法》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由中方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然后经由全国专家组论证、审批。但是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却没有经过这些程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A.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程序

  B.监管不力的表现

  C.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

  D.造成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乱象的其他原因

  解析:文段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乱象”进行阐述,第一句即提出观点“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多种乱象,原因是多方面”,接下提出“乱象”的第一个原因“监管不利”,然后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国家有关部门存在监管不利进行了详细阐述,论证了“乱象的第一个原因”。很明显文段重点在第一句“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多种乱象,原因是多方面”。既然文段后面已经详细阐述了“乱象”的第一个原因,文段后文应该按次序阐述“乱象”的第二个等其他方面原因,四个选项中ABC三项还是停留在“乱象”第一个原因“监管不利”上,只有D项“造成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乱象的其他原因”符合通过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合理推测的文段后文内容。故此题选D项。

  二. 重点句在后面特别是尾句的文段,可以依据“尾句相关”,具体通过概括尾句提及的“概念”(或话题、问题、措施等)合理推测下文。如果尾句提及某个概念,下文常解释该概念;如果尾句提及某个话题,后文常阐述此话题;如果尾句提及某个问题,下文常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影响或原因、对策等;如果尾句提及某个措施,下文常分析该措施的可行性或必要性等。

  例2.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但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处于一种观点与立场远未一致的状态。大体上看,这类研究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信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认为市场可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条是信守政府干预主义理论预设,认为政府不时干预是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B.新理论视野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何帮助

  C.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的局限性

  D.政府职能与成本之间矛盾难解的原因

  解析:文段围绕“有争议的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展开论述。第一句先引入话题“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然后指出这方面(指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的研究不如人意;第二句阐述这方面研究的两条不同思路;最后作者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既然作者不认可他人的研究思路,文段重点应该是尾句“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接着作者提到一个重要概念“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很明显文段接下来应该围绕“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新理论、新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阐述其确实能用于研究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符合关于文段后文内容的推测。其他三项偏离了文段尾句重点“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排除。故此题选A项。

  以上借两个例题分析了“承接叙述”题型常见的两种解题思路。希望大家多总结,逐步提高文段行文脉络分析能力,这是解答包括“承接叙述”类题目在内的言语片段阅读题的核心。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承接叙述”题,你会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吗?】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国考结构化面试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