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化华图 > 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逻辑填空解读

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逻辑填空解读

2021-05-30 16:17:4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逻辑填空解读

  逻辑填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可以分裂为两个极端,擅长的考生会做的很好,而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则成绩堪忧。为何形成了如此明显的队列形势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是对如何做好逻辑填空题目的解答。

  我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逻辑填空并不陌生,逻辑填空相较于片段阅读,可以说文字信息还是比较少的,片段阅读的信息较长,因此我们主要凭借技巧和方法以及语感来做题,而对于逻辑填空来讲,如何才能做准做快呢?首先,简练的语段要求你必须读完;其次,必须准确的锁定文段的提示性信息,这点非常非常的关键。掌握了这些提示信息,逻辑填空相当容易选。例如以下几道题基本上都是能够通过把握语境信息得出。

  【例】在互惠关系中,一个微小的支持可能形成较大回报的责任感。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所蕴含之意,正是这种责任感生成了以一种行为回报另一种行为的持续性关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投桃报李

  B.礼尚往来

  C.来鸿去燕

  D.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答案】D

  【解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文中语境信息强调“一个微小的支持可能形成较大回报的责任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符合文段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A项“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置于此处无法体现文中“小的支持形成较大回报”之意。B项“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置于此处与文段语境不符。C项“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置于此处含义与文段语境不符。

  【例】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_____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②广西民歌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_____,来比赛机智才能。

  ③我在山间溪水中沐浴,在溪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溪水_____催我入眠。

  ④不过,历史总有一面会被_____,消失于黑暗中。

  A.一霎间 譬喻 潺潺 抹去

  B.刹间 比喻 汩汩 抹杀

  C.刹时 譬喻 滔滔 抹去

  D.瞬间 比喻 汩汩 抹杀

  【答案】A

  【解析】潺潺:形容溪流、泉水等流动的淅淅沥沥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汩汩:象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也比喻文思源源不断或说话滔滔不绝。第三句话中的景象是溪水流动的这种淅淅沥沥的声音让我入眠,体现了水流动的声音较轻,环境也比较安静的一种状态。所以用潺潺更贴切。且“抹杀”语义过重,“抹去”更为合适。故本题答案为A。

  【例】一般地说,“智慧”不同于“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又非绝对 :“智慧”必须有“知识”作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 ,也不算是“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立 学究 B. 矛盾 古董

  C. 等同 桎梏 D. 排斥 束缚

  【答案】A

  【解析】在第三句出现一个转折“但”,转折前后语义相反,前面讲“智慧”与“知识”完全不一样,转折之后应讲“智慧”与“知识”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或是有相似之处,后面说“又非绝对_____,排除等同、矛盾、束缚。等同语义不符;矛盾指的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转化,这里排除;排斥,语义不符,这里两者并没有行动上的互不相容。所以答案选A。

  【例】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在实际生活中,两种 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火不融 尴尬 B. 截然不同 窘迫

  C. 南辕北辙 狼狈 D. 针锋相对 失落

  【答案】B

  【解析】留学的人本国的文化和留学国文化是不同,所以说这两种____的文化,空中应该填一个不同的文化,水火不容和针锋相对两种文化不仅不同而且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南辕北辙,指的是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里不符合题意。只能选B,截然不同,两个完全不一样。

  综上,希望考生在复习逻辑填空的时候,注重锻炼自己提示语境信息的能力,提示性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的选出正确的答案。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逻辑填空解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国考行测备考:真假推理的解题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