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14:59:2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磐石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50)(2).
【参考答案】
1.A
【解析】晕轮效应:它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好像一个人的头一旦被照亮了,全身都是光亮的一样。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定型作用使我们对人的看法过度类化,而忽略了个体差异,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及对某类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因此D不符合题意。学生小红因为刘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严厉地批评他而讨厌上老师的课,这主要体现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晕轮效应。故本题选A。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选项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属于内发论;选项B译为:人刚一生下来时,哭声都是一样,但长大后却有了不同习俗,这是因为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教使之然也”体现教育的作用,属于外铄论;选项C体现了多因素相互作用论。;选项D是“白板说”,属于外铄论。故本题选A。
3.A
【解析】“盈科而后进”:强调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还用“揠苗助长”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故本题选A。
4.A
【解析】临近性与熟悉性是指,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交往。熟悉性和临近性两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题干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体现的是熟悉性和临近性。故本题选A。
5.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和生理之间的互补;一个是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互补,表现为身残志坚。题目当中表明的是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互补,所以也是一种互补性。故本题选D。
6.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题干中的特点符合这一表现。故本题选B。
7.A
【解析】威尔逊是内发论的一个代表人物,基因复制是他的一个观点。B项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C华生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提出“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培养成你想要的任何人”的观点。D项洛克提出白板说。故本题选A。
8.B
【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故本题选B。
9.C
【解析】狼孩后来很难用人类的语言交谈是因为狼孩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因此体现了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
10.D
【解析】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的特点,就决定着教师要有示范性,为人师表。因而,为人师表是由教师工作对象决定的。故本题选D。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50)(2).】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5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