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敦化华图 > 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十大易混淆知识概念

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十大易混淆知识概念

2021-05-09 09:13:2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十大易混淆知识概念

教育综合知识一般包括三大重要模块: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规。其中,心理学又包括: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概念较多,容易混淆,属于考生备考的一大难题,接下来,将对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易混淆、难理解的概念做详细整理、分析,为各位考生备考助一臂之力。

  一、同化和顺应

  (一)区分

  1、概念不同

  (1)同化:指的是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2)顺应:顺应指的是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新刺激的影响。

  2、本质不同:

  同化不改变原有的图式内容,发生的仅仅是量变;而顺应需要改变原来认知结构中概念的本质特征,发生的是质变。

  (二)关系

  (1)都属于皮亚杰提出的发展的实质;

  (2)一般顺应在前,同化在后,经过顺应后的知识,后面再学习,主要会发生同化过程。

  (三)考查

  单选、多选、判断

  例:【单选】1.5岁的毛毛第一次参观海洋馆,当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时,大喊“看,消防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毛毛的认知过程属于(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组织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毛毛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判断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所以认为是自己见过的消防员,这个过程是同化,如果想正确认知,需要重新界定原有消防员的概念,即后面需要顺应。

  二、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一)区分

  1.参考标准不同:场依存型是外部信息做参照;场独立型是自身内部做参考;

  2.加工信息方式不同:场依存型是整体性加工;场独立型是细节性加工;

  3.擅长领域不同:场依存型擅长社会学科;场独立型擅长自然学科;

  (二)关系

  两者都是根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的不同的分类。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好坏之分。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有偏爱自然科学关键词,属于场独立型。

  三、泛化与分化

  (一)区分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是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

  (二)关系

  1.两者都是巴甫洛夫的学习规律。

  2.学生的学习一般先泛化后分化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学生不能很好区分“在”和“再”,“末”和“未”。按照条件反射的有关理论,这属于( )。

  A.效果扩散 B.分化 C.泛化 D.习得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不能很好区分相类似的词,属于泛化。

  四、正强化与负强化

  (一)区分

  正强化:是指呈现愉快刺激,提高反应概率。

  负强化:是指取消厌恶性刺激,提高反应概率。

  (二)关系

  两者都属于强化类型,作用相同,都能提高反应概率,可以配合使用。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多选】下面属于负强化例子的是( )。

  A.通过减少批评和消除冷漠来提高学习效率

  B.通过没收小说来改掉课堂不认真听讲的习惯

  C.员工因为上班时间在办公室玩游戏被领导发现,结果扣了他的钱后来员工再也不敢在上班时间玩游戏了

  D.妈妈为了鼓励小明提高学习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进了全班前十名,就免去他每周洗碗的任务

  答案:AD

  解析:题干中A和D都属于取消厌恶刺激,BC都属于惩罚。

  五、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一)区分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二)关系

  1.两者都属于负强化,都是增加了相同行为发生概率。

  2.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小红看到有人摔倒绕道开走,教室杂乱会暂时离开,这种行为属于( )。

  A.消退 B.回避条件作用

  C.逃避条件作用 D.强化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看到”关键词,说明厌恶刺激已经出现,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六、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一)区分

  (1)直接强化(外部强化):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二)关系

  三者都属于班杜拉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行为实施奖励或者惩罚,自我强化属于自己给自己的奖励。

  (三)考查

  单选、多选、判断

  例:【单选】1.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 )。

  A.外部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海明威自己给自己奖励,属于自我强化。

  【单选】2.下列属于间接强化方式的是( )。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只有替代强化属于看别人的强化而学习,属于间接强化,而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都属于自己亲身接受强化。

  七、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一)区分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包括:(1)词汇学习;(2)非语言符号( 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3)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命题学习: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如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二)关系

  三者都属于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的分类。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属于事实类知识的学习,属于符号学习。

  八、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一)区分

  派生类属学习: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相关类属学习:指对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

  (二)关系

  两者都是下位学习。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过程中已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后来在学习圆的时候告诉学生“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能立即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立即发现关键词,说明根据已有知识直接理解,属于派生。

  九、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一)区分

  结果期待:是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二)关系

  两者都是班杜拉提出的有关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期待的分类。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某老师认为:只要教学认真,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但又认为即使自己认真教学,也没有能力达到预期目标。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表明该教师的效能感属于( )。

  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

  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第一句话教学认真,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属于对行为导致一结果的认知,属于结果期待高;第二句话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到预期目标,属于效能期待低。

  十、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一)区分

  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同化性迁移不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性迁移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重组性迁移不需要改变组成成分,只需要调整位置。

  (二)关系

  三者都属于按照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的分类。

  (三)考查

  单选、多选、判断

  例:【单选】1.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被称为( )。

  A.重组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排列性迁移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关键词,属于同化性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十大易混淆知识概念】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不同题型的应试技巧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