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16:07:0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备考-活用主体排除,搞定片段阅读
活用主体排除,搞定片段阅读
在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的解题过程中,主体排除法是我们常用而且非常实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所谓主体排除法,顾名思义就是找出文段叙述主体的前提下观察选项,不符合陈述主体的选项都可以直接排出。如下题: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里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
上述句中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
A.中国人表里不一
B.中国人很虚伪
C.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文段的叙述主体为“中国政治家”,直接排除ABC,锁定答案D。
本题文段比较简单,主体相对容易确定,主体排除法的优势还不能完全体现。那么在下题的解题过程中,主体排除法的威力就显露无疑了:
近年来全球油价持续上涨,随着各国原油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储备资源日趋紧张,据分析人士预测,这一上涨趋势绝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受此影响,尽管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暂缓买车或者开始暂停用车。照此看来,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预测未来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
B.说明汽车销售业的经营风险将会增加
C.探讨能源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联系
D.认为能源行业将逐渐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
首先我们通过表结论的关联词“由此可见”可以确定主体为“汽车销售市场”,而A的主体为“石油行业”;C的主体为“能源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D的主体为“能源行业”,都不符合主体,故排除,答案为B。
通过以上两道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排除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便利之处,然而有时候为了增加难度,命题人会故意在选项设置时对选项中的主体进行同义替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主体”。如下题:
历史学家有责任把人物的原貌和事件的真相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向读者讲清楚。说“尽可能”,是因为受史料的局限,有些人物和事件无法核实,难以还原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做出推断。历史不是自然科学,不能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精确的数据和结论;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对动机和起因的推论,对结果和影响的分析,都需要历史学家作出主观的评判。
以上文字重点阐述的是( )。
A.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大不相同
B.历史研究常常因史料限制而无法还原史实
C.历史学家进行推理判断必须依据史料
D.历史研究需要以史料为基础进行主观评判
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文段的主体为“历史学家”,我们就会确定答案为C,而正确答案为D,D的主体为“历史研究”,有些同学就会产生怀疑:“D不是主体不合,需要排除的吗?”这一类同学就误解了主体排除法的意思,所谓“正确答案的主体要与文段主体相符”并不是说“正确答案的主体要和原文一模一样”,“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进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作为主体并不冲突。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以上就是【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备考-活用主体排除,搞定片段阅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