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靖宇华图 > 行测资料备考:可能性推理中的逻辑谬误

行测资料备考:可能性推理中的逻辑谬误

2021-05-07 09:47:5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靖宇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行测资料备考:可能性推理中的逻辑谬误

  可能性推理中的逻辑谬误型题目是行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题目,通常是题干出现一个故事或对话,问法通常是请指出上面所犯的逻辑错误/请指出上面运用的诡辩手法等。因此,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大家了解具体有哪些常见的逻辑谬误。

  一.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如果出现两句话,前面的话为真则后面的话为假,后面的话为真则前面的话为假,那么这两句话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
 

  前一句话为真,则不会有人进去过,后一句就是假话,后一句为真,则说明有人进去过,则前一句为假。

  二.模棱两可/两不可

  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如果出现两句话,同时肯定或否定两个矛盾的命题,则这两句话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

  例如:要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全面的这不对,要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不全面的这也不对。

  上面两句话中文章观点全面和不全面是两个矛盾的命题,同时否定了这两个命题,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模棱两不可。

  三.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如果在命题中,前后出现的同样的文字,却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种错误就是偷换概念。

  例如: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

  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他就是故意用后一概念去偷换了前一概念。

  四.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表现为前后论述的问题不一样,即前面说一个话题,后面讨论的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例如:男生对女生说:“讲讲道理好吗?”女生却回答:“你吼我,你怎么能这么和我说话呢”

  这里男生和女生在说的,明显就不是一个话题,女生所犯的错误就是偷换论题。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行测资料备考:可能性推理中的逻辑谬误】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