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桦甸华图 > 2022年国考申论备考: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桦甸华图

2022年国考申论备考: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桦甸华图

2021-05-02 17:34:1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桦甸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年国考申论备考: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桦甸华图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民族标记、情感凝结、社会凝聚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一个越来越明显、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传统节日“节味”越来越淡了。

  传统节日的式微,不仅阻碍了传统节日的传承,也限制了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符号作用的发挥。

  我们应该警觉警醒,提升文化自信自觉,让节日文化“火”起来。

  传统节日的式微与人们对其认知的薄弱不无关系。

  首先,很多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

  比如,春节的除旧布新、元宵节的团圆和美、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端午节的迎祥纳福、中秋节的思乡情怀、重阳节的登高敬老等等。

  很多人不了解或者压根不想去了解、不在乎。

  在一些商人眼中,这些节日都是“促销节”;在一些恋爱的人那里,任何节日都如同“情人节”。

  其次,不了解传统节日的外延,也就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正确恰当的方式过节。

  例如:重阳节的过节形式就是通过登高、插茱萸等方式进行,《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就有“遥念兄弟登高处,独插茱萸少一人”这样的名句。

  一些人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过节,所以几乎过所有节日就是聚餐、发红包、打牌。

  再次,不能辩证看待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外延。

  外延要服务于内涵。

  内涵是“里”,表现形式是“表”,比如重阳节的内涵在于尊老,如果没有真正意识到尊老的重要性,哪怕插了满山茱萸又有何用?春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各自玩手机又有什么意思?传统节日的没落还在于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循守旧”导致“不合时宜”。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观念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节日的表现形式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从而使得传统节日的过节方式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比如,过春节自古就有放鞭炮的过节方式,现在不符合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多数城市的相关法规政策。

  所以,需要将传统的节日形式与时代的特点和需要相结合。

  比如,清明节的网上祭祀、鲜花祭祀。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缺失是传统节日式微的根本原因。

  一些人对于圣诞节、万圣节乐此不疲,却对自己的节日越来越不感兴趣。

  这些人有两种无知无觉,一方面是对本国节日背后深刻含义、美丽故事、深刻思想的无知无觉,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传承重要性、自身社会责任的无知无觉。

  后一种无知无觉更加可怕,实则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做到“有知”、“有觉”、“有为”,才能为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最扎实的地基、最丰沃的土壤、最广阔的空间。

  《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传承和发展好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再加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添加桦甸华图客服微信了解更多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资讯,免费领取报考资料!

  桦甸华图微信:19969533065/19969533066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国考申论备考: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桦甸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