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09:16:3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靖宇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关于南唐后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它是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
第一,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
第二,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第三,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第四,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毛泽东曾评价: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在今天,我们学习和欣赏李煜优美词作的同时,也要以此提醒自己国家大事的重要性,做一个紧跟时代有所作为的国家栋梁之才。
以上就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关于南唐后主李煜】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破解病句辨析题的“六大敏感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