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长岭华图 > 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认识过程两次飞跃

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认识过程两次飞跃

2021-04-19 14:12:4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长岭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认识过程两次飞跃

  【导读

  华图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认识过程两次飞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实践则是把我们的认识付诸于行动。由此产生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一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首先,感性认识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产生谬误,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表面的低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本质的高级的理性认识。要实现这一飞跃,最核心的问题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简单理解为分析整合。

  其次,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还要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只要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在的概括的反映,都可以称之为理性认识,所以理性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为了验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我们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儒家的荀子有一段著名言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在这句话中,耳闻和目见都停留在事物表面,见之不若知之就是强调从表面上升到本质,即第一次飞跃。知之不若行之则强调从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即第二次飞跃。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行之,明也则说明在认识和实践中,荀子更注重实践。理解荀子的这段话,对理解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很有帮助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哲学家应该像勤劳的蜜蜂一样采集花粉,酿成香甜的蜂蜜。”在这句话中,采集花粉是指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酿指分析加工,而蜂蜜就是最终形成的理性认识,所以这句话体现了第一次飞跃。马克思也讲过一句话“哲学家的工作,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指实践,所以这句话体现了第二次飞跃。在马克思以前,哲学界的目光都停留在认识层面,停留在第一次飞跃。而马克思把认识上升到实践,完成了第二次飞跃。所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在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实质是从实践到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其实质是从认识到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认识规律。例如在党的群众路线中,党的领导和认识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对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对于认识和实践谁更重要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界一直有争议。最后王阳明把它概括为一句话,即“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认识和实践同样重要,关键是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以上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政治知识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吉林事业单位考试网频道。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基备考-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