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1年吉林省考面试热门话题预测之银发经济

2021年吉林省考面试热门话题预测之银发经济

2021-04-02 16:43:1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松原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吉林省考面试热门话题预测之银发经济

  【热点链接】

  不久前,瑞典一支平均年龄高达 67 岁的“全球最年长”电竞队伍引发关注。这个5人队伍中年龄最小的57岁,最大的已经75岁,却活跃在年轻人聚集的电竞场。他们的官方宣传照也非常酷炫:均银发黑衣,胸前的标赫然印着:银发狙击手。

  【热点解读】

  调查显示,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4.83 亿人。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形成了庞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养老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党和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出了制度安排。与此同时, 养老产业面临的困难不可忽视:

  第一,“未富先老”抑制老年经济发展。目前,中国老年人口群体的支付能力不足,无法形成经济中的真正需求。在现行经济制度的框架内,老年人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弱势群体,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能主导收入分配的格局,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银发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有一定的有效需求,要不然银发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

  第二,老龄需求与老龄供给错位。首先,在产业供给方面,从中国现有老龄产业的终端产品和服务来看,不仅种类单一,甚至还存在空白;不仅行业界限不清晰,行业上下游之间也没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构建。其次,在产业需求方面,我国银发产业大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 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说老年人的需求还没有形成刚性。

  第三,政策性支持与监管乏力。从老龄产业政策的构成来看,扶持老龄产业四大板块的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理论研究和认识程度的局限,老龄产业的贸易政策、技术政 策、结构政策等,尚未进入政府决策层的视野。此外,我国现有的老年经济政策存在扶持性 偏弱、保护力度较弱等问题。

  因此,要直面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紧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潜在契机,立足全局和长远,

  牢牢抓住人口老龄化这一机遇,破除发展老年经济的重重困境,理性提出积极发展老年经济的路径。

  第一,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老年人口的有效需求。购买欲望加上支付能力才能构成有效需求,我国老年人口即使有消费欲望,但是购买能力不足,这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需求, 也阻碍了老年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要想持续发展老年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支付能力,刺激有效需求。

  第二,把脉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与供给,达到供需平衡。老龄市场的发展需要充分了解挖掘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把脉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专门化的商品和服务,达到供需平衡。比如,深入老年群体,掌握其真正需求;完善供给产业链,提供特色服务,建造一个有序的老年经济发展体系,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结合老龄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提出相应的发展老年经济的计划,搭建研产销一体化集成平台,构成老龄市场供应产业链。

  第三,完善银发产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快健全老龄金融业、老龄用品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适时推动产业政策精细化、纵深化发展,逐步健全具体的行业政策,同时要加快弥补我国银发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贸易政策、产业金融政策、产业人才政策等具体政策措施的缺失。另外,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加强对我国银发产业发展的保护力度,研究制定老龄产品和服务的进口限制以及对国 际资本在中国投资银发产业行为的规范政策,确保我国银发产业市场安全;另一方面,要对 民间资本投资银发产业和国有资本投资的银发产业一视同仁,享有平等的优惠扶持政策,实现公平竞争,这样才不会挫伤民办资本投资银发产业的热情。最后,我国应从财政、税收、 技术、土地、人才等不同方面加大扶持银发产业的力度,改变以往扶持政策整体欠缺的现实。
添加客服微信“ syhxy666 ”,领取更多2021年吉林省考备考资料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吉林省考面试热门话题预测之银发经济】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