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言语模块之问句技法

2021-03-23 14:51:0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临江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言语模块之问句技法

  言语模块中经常出现一些问句,可以通过问句的形式来判断文段的重点,继而与选项匹配,得出答案。问句通常有三种情况: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下面分别来介绍:

  一.设问句:有问有答,重在回答。

  【例】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成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儿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这些有机物质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

  最能准确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有机物质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会消耗能量

  C.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D.食物能够释放能量

  【解析】问句后面有回答,即为设问句,重点看回答,即主旨句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与之相符的为C项。A项是围绕前两句得出的,过于绝对,排除;B项是针对第三句得出,但文中有“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而B项将“只要…就…”充分条件去掉,不符,排除;D项是围绕例子来展开的,排除。故选C。

  二.疑问句:不确定性。单独的一个问句,只是质疑,没有回答,通常作者是不确定的态度。

  【例】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后亚、非、拉美作家占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解析】尾句以问句形式提出疑问,“是否意味着……”代表作者不确定的语气,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使文学作品失去魅力,对应A项的“可能”,而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答案为A。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言语模块之问句技法】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尾数计算法在国联考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