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 09:17:3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靖宇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事业单位联考面试热点:不应强制繁体字的普及
中小学开展繁体字识读教育的行为,笔者认为能够了解繁体字即可,不必硬化学习繁体字。繁体字虽“美却不易掌握其书写,尤其是小学生对汉字本身就“望而生畏”,不利于其广泛推广,让更多人掌握困难;其实在古人时期,人们就开始推广简化文字的变革,因此简体汉字更适用百姓,文化更容易传承。
1、繁体字的推行,顺应时代也要顺其自然
对青少年繁体字进行识读教育的人士,可以理解本着传承汉字之美,也是更好的让人们学习。而且繁体字较简体字可以更好的表达文意。
但我们也要试想一下,不认识繁体字会影响学习传承经典吗?将繁体字做硬性学习的要求,这并不合适。笔者认为,学习繁体字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当需要用繁体字替代的适合,便可以用繁体字。同时也要顺其自然,简体字的方便之处也是繁体字无法替代的。给中小学生的课业添加负担,这并不是合适的做法。
2、历史上的繁转简
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
早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俗字”,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对此作了整理。20世纪20-3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了《简化字表》,由于备受争议,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政府分阶段公布了简化字,并在大陆范围内加以推广。
3、总结
其实在繁体字上,笔者一直尊崇能识就好,不强求会写的原则。保护繁体字,其实不应该在青少年课业上增加负担。如果要对繁体字进行推广,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
《北京青年报》报道称,只要繁体字在人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就一定能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和兴趣,这比传统课堂教育的方式成本更低、收效更好。在尊重汉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繁体字有多种方式和开放心态,不必执着于一定要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联考面试热点:不应强制繁体字的普及】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