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化华图 > 申论热点:“鲁迅大撤退”,可否?

申论热点:“鲁迅大撤退”,可否?

2021-03-17 10:04:5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申论热点:“鲁迅大撤退”,可否?

  【热点关键词】

  教材改革、鲁迅、文章删除

  【背景】

  1. 据记者报道,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9篇课文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文章《风筝》,一同消失的还有郭沫若、周国平等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史铁生、丘吉尔。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专家称鲁迅文章太深刻,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

  2. 据了解,2012年初,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各地教材相应调整。去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北京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除语文仍然使用旧版本教材,其他学科课本均有所调整。今年秋季开学,北京市70%左右中小学使用的“京版教材”也宣布,部分科目有调整,涉及小学、初中各门国家课程的起始年级,包括数学、英语等科目。

  教育部表示,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

  3. 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的报道,昨日,人教社在官方微博称,此类报道是失实报道,“表示遗憾。”人教社称,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本次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

  按照现行做法,语文教科书每年再版都会做一些微调,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主要根据教学一线老师、学生的反馈,来做一些技术层面的调整。与其他因素无关。”

  【相关评论】

  其实,“鲁迅大撤退”是老话题。此次新版教材中将鲁迅的《风筝》更换掉了。对此,某学校语文老师王志勇说,初一学生很难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图和作者的情绪和情感,而老师在授课时分解也很吃力,感觉是人为教给学生,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很难。他说,就他记忆来讲,鲁迅这篇“风筝”在初一教材中出现已经很长时间了,起码10年左右。

  对于此次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更换,北京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相比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鲁迅的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篇幅呈下降趋势。一些深奥难懂的内容被替换或调整到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更新是教材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

  教材中鲁迅一家独大是“阅读贫乏”时代的表现,随着学术研究及出版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开始逐渐进入中小学教材。相应地鲁迅作品的篇幅减少,正是对这些新入选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中,学生更加感受到鲁迅的伟大和独特。只是篇幅的多少并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感悟其独特的艺术和人格魅力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教育价值。何况在今天的阅读时代,只靠教科书所灌输的价值能坚持多长时间,真要打一问号。基础教育应可能让学生较大范围地接触各类经典作品,而非唯一的“投枪与匕首”。

  北京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鲁迅大撤退这一话题被反复提及,是人们当前社会不公的焦虑在教材修订方面的投射,但是,担负着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教育并不能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呼吁家长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教材的更新,而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

  鲁迅作品再遭“撤下”,网友热议不断。有人认为鲁迅文章确实难懂,不适合孩子阅读,应该删去。《仙剑奇侠传》小说作者张凤翔就在微博上表示赞同:“初中时就觉得鲁迅的课文过于晦涩,那时对语文印象不好就因鲁迅课文。初中生最重要是体验文学之美,培养兴趣而不是讲批判、论沧桑。”

  同时也有一些坚决反对鲁迅作品被删的声音。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通过微博说:“我坚决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当下不少编教材的以一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是很恶俗的。当下问题是如何编出真正的语文教材和改革教学方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之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小学五年级时,没什么书好看,只有读鲁迅作品的单行本,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初中时达到痴迷程度。”他认为鲁迅作品非常有“文脉”,适合小孩子读,很多人只说鲁迅文章难懂,却不去反思读者本身的阅读趣味和境界,“我们那个时候就能读懂,现在的孩子就读不懂了?难道大家的阅读能力退化了吗?”

  有学者指出,至少有两个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鲁迅热会持久:其一,鲁迅曾经是被奉上神坛的人物,有相当一段时间,鲁迅的书享受的是领袖著作一样的“待遇”。今天社会的主流中坚阶层对鲁迅有着复杂的感情,不论他们反对还是追捧,都绕不开鲁迅。其二,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学大师,鲁迅对现实的深度介入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让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人们很容易就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现实对应,这让他成了一种代表着批判精神的符号。在当下中国,他的符号价值从未消失。

  仔细研究新闻,就能明白为什么舆论对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减少有这么大的讨论热情。人们觉得,鲁迅文章的去留已经不是一个作家少上一篇文章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继承鲁迅遗产的问题。人们担心,如果鲁迅在教科书里的文章越来越少,其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弱,今后的孩子们似乎就不知道鲁迅是谁了。这种思维隐含着一种逻辑,那就是,读鲁迅应当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就接触鲁迅,今后才能学到鲁迅思想的精华。这种逻辑显然不能成立,如果这么说,那么当初全民读鲁迅的时代难道就产生了很多当代鲁迅吗?对于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中学生来说,鲁迅的不少文章多数只是半懂不懂地去理解,甚至很多时候,要按照老师的解释去死记硬背。这种痛苦实在不必强加给学生。

  在我看来,问题倒不在孩子们读不读鲁迅,教科书里还是保留了相当多的鲁迅文章,况且,真正爱鲁迅的学生,自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认识鲁迅。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成人世界对鲁迅的回避乃至过滤,某一段时间,避谈鲁迅甚至成了一种潮流。让中学生去读鲁迅,但成人世界里真正秉承鲁迅精神的又有几个?如果没有成人社会的示范教育,在教科书里放再多鲁迅文章又有多大作用呢?

  【模拟题】

  1、请结合给定资料,概括“鲁迅大撤退”引起诸多反响的原因。

  2、结合给定资料,请你谈谈关于“鲁迅大撤退”的讨论中存在的争议有哪些。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申论热点:“鲁迅大撤退”,可否?】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