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招警考试面试热点:医院实行“先安检,后看病”有必要吗
2021-02-26 08:49 吉林公安招警考试 来源:华图教育
2021国考招警考试面试热点:医院实行“先安检,后看病”有必要吗
热点概况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总医院杨文医师在凌晨五点多伏案工作时,被一位患者家属悄然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最终抢救无效离开了。这场悲剧将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推向又一个巅峰。为何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却总是惨遭人祸?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愤慨,医院似乎已经没办法寄希望于说教,只能采取其他更强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白衣天使们的安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一项举措引起网友热议。该医院率先开展“先安检,后看病”的医院安检工作,还公开做出承诺,门急诊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安保处置人员三分钟内到达事发现场,三分钟内制服嫌疑人,三分钟内带离现场;病房,六分钟内。在试运营安检当天,查获各类刀具10多把,其中还包括1把管制刀具。
无独有偶,1月13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表示已购买一批报警手环,部分投入使用,相关安保措施院方还在规划中,希望能够切实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主流观点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艳杰: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全社会要“尊医、爱医、信医”,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全社会做不到“尊医、爱医、信医”,配备多少安保措施,医生的安全都得不到根本保障。
@人民日报社:针对医闹伤医行为,法律层面确实有很多从严追责惩戒的措施,但很多伤医行为呈现出了“瞬时失去理智”的特点。在此情境下,在事后惩戒强化之外,前置性预防显然也得设法加强。而相比于之前部分网友建议的“医生练武术”或“戴头盔看病”,事先的安检显然更具操作性。
深度分析
(一)本质:体现出医院的无奈和尴尬,虽严格来看治标不治本,但确实是现阶段最简单、直接、有效的保护医护工作者的方式。
(二)关注点一:“先安检,后看病”有其合理性吗?
1.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当下,医院设立安检实属无奈之举。
2.可以有效减少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让医生能安心工作。
3.医院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加入安检环节未尝不可。
4.从意识层面让患者及其家属们明确,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随便医闹绝不能容忍。
(三)关注点二:“先安检,后看病”会引发哪些问题?
1.“安检门”也成了“隔离门”,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
2.需要加强在安保方面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
3.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看病的时间成本,甚至耽误重疾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
4.此举只能保证危险物品不进入医院,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关注点三:怎样能真正保障医患人员安全?
1.敦促相关法条落实到位。
2.合理化安检流程避免大排长龙或延误抢救时机。
3.通过制度变革与规范,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
面试模拟
近日,广西某医院一项举措引起网友热议。该医院率先开展“先安检,后看病”的医院安检工作,且在试运营安检当天,就查获各类刀具10多把,其中还包括1把管制刀具。对于“先安检,后看病”,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2019年底,北京民航总医院杨文医师一场悲剧将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推向又一个巅峰。随后广西某医院宣布实行“先安检,后看病”,在我看来,这其实体现出的是医院的无奈和尴尬,虽然治标不治本,但确实是现阶段最简单、直接、有效的保护医护工作者的方式,在找到可替代的方案之前,仍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毕竟,虽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但是也不能否定“扬汤止沸”的价值。
一方面,杨文医生案、陶勇医生案……这些频频发生的暴力伤医,让群众寒心,也让医护工作者惊心。在这种背景下,医院设立安检实属无奈之举,应该予以理解。而且就首日安检结果来看,“先安检,后看病”确实能有效避免患者携带一些危险性器具进入医院,从而降低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给医护工作者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医生能安心工作。更重要的是,医院此举能从意识层面让患者及其家属们明确,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随便医闹绝不能容忍。
但另一方面,这项举措对于缓解医患矛盾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所有患者安检,意味着将患者和医生放到了对立面,很有可能加剧患者的不理解,不信任感。遇事,“安检门”也成了隔离医患感情的“隔离门”。同时,医院往往科室众多,很多医院也不仅仅有一个大门或一个大楼,所以要想保证全面安检就意味着要引进多台安检设备,加强在安保方面的投入,从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再次,“先安检,后看病”就意味着环节就诊之前要多一步程序,普通门诊也就算了,如果是急诊科呢?病人的抢救本身已经是争分夺秒的事情,但是现在还要加入安检,会不会反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延误了病情。最后,此举只能保证危险物品不进入医院,没法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保障医生安全。毕竟,如果病患或家属真的有歹心,医院内随处可以“就地取材”。
所以,各起暴力伤医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归因于现阶段的医患矛盾,矛盾不缓解,安检再多遍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如果能真正防止医闹伤医,真正根除医患矛盾,还得从以下角度去努力。
第一,敦促相关法条落实到位。杨医生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禁止任何人威胁、危害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填补了暴力伤医事件的法律空白,将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而相关监管部门需要保证该法条的实施落实,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第二,合理化安检流程避免大排长龙或延误抢救时机。比如,对于急诊等特殊紧急病情的救治,医院可以考虑设置绿色通道,对需要抢救的病患可以不经过安检直接进入医院救治,但是对于患者家属可以实施安检等。
第三,通过制度变革与规范,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不可否认,有些医患矛盾可能是由于部分医生医德丧失或医术不扎实,但更多的时候其实是患者对当今的医疗现状不满意,便把仇恨不满转嫁到了医生身上。所以亟需我们尽快通过各方合力,通过制度变革与规范,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医疗资源紧张或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畅通患者维权渠道,最终化解医患矛盾,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