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1:12:2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之同义替换法
同义替换法在公考言语理解题中广泛适用,就是正确选项句实际上是文段中心句、重点句的同义替换(也包含近义替换);也就是表达同一个意思,正确选项对于原文段换了一个不同的说法而已。这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例如我们说小明是个好学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明是个优秀的学生,这两句话其实所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法之所以被总结出来,其实是公考言语题的题目设计所决定的,出题人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和迷惑性,往往不会在正确选项中直接使用文段中的原句,而总是用一些同义的词语、近义的词语、句子来代替,这就需要考生识破出题人的计谋,找出这个同义替换选项。下面以两个例题来加以说明。
1. 气候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地区。这段文字旨在说明气候变暖( )。
A.会使全球降水总量减少 B.对局部地区来说利大于弊
C.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D.将导致世界各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这是前几年的一道国考题,考察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概括能力。文段主旨句为由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引导的观点,即“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地区”,可见文段主要强调的还是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而C选项中的“消极影响”正是原文“负面影响”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A项“使全球降水总量减少”文段中没有体现;B项所阐述的观点是转折之前的,不是文段主要强调的重点;最后一个分句还是在说世界经济,另外既然说了利大于弊,就是一种比较,而原文中是没有这种比较的。D项“将导致世界各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文段中没有体现。
2.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这也是一道国考的主旨概括题,文段中有明显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正因如此”,可见前文说“苏州士绅观念影响了一般民众”,而这个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该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之后又举了“现代实业”的例子对主旨句加以强化论证。D项即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其中“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即相当于主旨句的“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A、C均是围绕文段举例论证部分展开,不能作为主旨句,故A、C项错误。文段中说“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B项中“转变”错误。
以上就是【2021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之同义替换法】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2021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方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