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08:53: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国考申论申论热点:社区治理连着千家万户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社区通过微信群发布防疫通知、普及科学知识,建立社区干部、志愿者和居民互助群,帮助解决生活难题……小小微信群,发挥了大作用。通过社交软件线上沟通交流、构建“指尖上的社区”,既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又抓实抓细了防疫工作各项要求,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生动案例。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精细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一是社交软件成有效工具
过去,基层工作者“挨家敲门”“户户问询”,一旦出现“敲不开门、见不到人、说不上话”,治理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如今,以微信、QQ等为代表的社交软件深度应用于社区治理,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社区活动不再依靠上门通知,微信群随时更新;居民网上留言就可以反馈问题,工作人员即知即改;国家政策讲解,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同步进行。
通过社交软件将社交软件应用于社区治理,能够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让具体问题和矛盾第一时间被发现,让居民的声音第一时间被听见、被尊重、被回应。拉近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距离,不仅改变了社区工作的形态,也有力提升了服务居民的效能和水平。这有助于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良性闭环,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二是网格化治理
为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比如,广东广州创新模式,由社区居委会、派出所民警、社区卫生中心人员组成角色分明、互相配合的“三人小组”,在疫情防控期间对辖区居民进行地毯式走访;浙江嘉兴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研发更高效的疫情防控排查系统;山东即墨建立五级网格组织架构,在各村建立“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的防疫工作体系;天津经开区采取“网格对接服务+全覆盖督导检查”方式,为复工复产做好服务……完善相关制度,协调各方力量,善用技术手段,方能为网格化管理探索新路径。
三是“一网统管”,让城市运行更高效
之前,对基层的管理更多的依赖于部门的分类整理,基层事事逐级上报。当前通过“一网统管”,将部门间分散的系统整合统一,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介入打破了“信息孤岛”。
比如,上海在城市管理中致力于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持续推进“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数据归集和应用不断强化。从市到区再到街镇,三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打造“治理要素一张图”,空气质量指数、交通客流量、水质达标率等各项指标的实时变化,都在一块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实现了靠关键数据的跨部门联通共用、处置突发事件的跨层级协同。
四是社区治理智能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而出入证的使用是优化社区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居民健康上了一把“安全锁”。从手写版到印刷版,从一日一换到画钩“打卡”,各地乡村、小区、街道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出入证。有的备注咨询电话,便于居民联系;有的印上二维码,便于返城人员线上登记;有的设计成五颜六色,便于分类管理;有的还规定了出门次数、时长甚至减少外出的奖励办法,鼓励通过“宅生活”战胜疫情。出入证的设计理念、使用方式,折射出社区治理的能力水平。一些社区试行的电子出入证,在保证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体现出低风险、高效率、省人力的特点。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习近平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习近平
[原因]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是最活跃也是最复杂的基层“细胞”。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不及时化解,一些芝麻小事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容易引发矛盾。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个法治化进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长期稳定的目标,必须以基层为基本载体。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存在于基层,基层化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在增加。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制度结构和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基层治理日益复杂和任务加大。
与此同时,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不适应性日益突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对滞后,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基层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基层治理方面的重要任务。
[意义]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社区治理精细化意义重大。
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群体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积聚点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社区治理精细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可以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健全了长效机制。
社区精细化治理,可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要靠城乡社区宣传贯彻和执行;延伸到基层的各类公共服务项目,要靠城乡社区组织实施和提供。社区精细化治理有助于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给民众切实的获得感,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打好基石。
社区精细化治理可以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社区,是居民的栖身之所、幸福所系。城乡社区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最具体。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是积极回应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重提升城乡治理水平、补齐治理短板的重大举措。基层政府和社区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思路,拥抱新技术带来的治理变革,主动作为、顺势而为。
[面临困难]
职权不明确,资源紧张。居委会、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虽然承担了一些行政职能,却并非行政执法的主体。在当前病疫防控、防灾救灾等应急管理中的职责也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定。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配置、人员紧张等条件的制约。
经验和能力不足。社区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是通晓各类知识的万金油。但是往往社区工作者没有相应的经验,另外沟通的技巧方面还需要提升。有时候付出了一腔热情但是往往会出现不被理解的情况。就当前疫情防控来说,普通社区一般不具备防灾、防疫的成熟经验和能力,这就导致社区采取的各种临时措施尽管有效,但并不十分理想。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个别人对社区疫情防控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
负担重,心里压力大。社区工作人员由于长期驻守一线,群众问题复杂,工作负荷较重。当前疫情期间还要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和病毒暴露风险,往往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社区是防疫抗疫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人员同样是一线工作者,理应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对策]
加强顶层设计。着重解决社会治理领域条块分割、资源短缺、响应迟滞、社会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为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必要前提。应不断完善制度机制,重点加强区域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跨界治理机制建设,逐步构建从横向到纵向、从起点到终点可量化执行的工作准则和制度规范,将社会治理做小做细做精,以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制度保障。尤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明确权责归属,处理好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将政府职能更多向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优化社会治理等方向转变,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突出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将社区及社会组织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基层政务平台建设,构建分级分类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实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应从政策优惠、经费支持、培训教育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拓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动形成政府管理好、市场运作良、社会功能活的协同治理局面。
转变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关键是要转变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思维,充分考虑各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根据实际采取个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措施。应树立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多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精准扶贫、精准交通、精准医疗、精准教育、精准养老等精准社会服务。各级政府应在深化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深化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构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应以改善民生为导向,针对社会治理不同区域、领域和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委托第三方对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服务效果等进行综合测评,将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切实发挥绩效评估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在高效化、实效化中实现精细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文章素材】
[标题]
1.完善社区治理,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社区治理,要“破”更要“立”
3.健全社会治理,别忘了基层
4.社区治理要有乡土气
[开头]
示例一
如果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网格就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无数个社区,网格员们恪尽职守、冲锋在前。一次次拨打电话,一次次敲开大门,一次次送菜送药,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为社区治理带来关爱与温暖。
示例二
古语云“打桩还需根基硬”,基层,是锻炼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大平台,从基层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优秀干部,将大批后备干部、年轻干部放到基层一线进行培养锻炼,是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示例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在城乡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中,网格员既是战斗员,又是保卫员,还是服务员,用不分昼夜的劳动筑牢了社区屏障。他们中,有人每天爬上百层楼,有的每天成百上千次测量体温,他们用心用情织密网格、共抗疫情,守好疫情防控“大后方”,也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
[分析]
示例一
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简单,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很难,社区基层治理注定是一个“老大难”——“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儿,很多风俗不单单是金钱上的事情,而是代表着乡亲邻里间的人情世故。如果只是看到了婚丧嫁娶的奢靡,忽视了其承担的人情维系功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却没有“结合群众感受干工作”,这显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示例二
从总体上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管”和“用”上面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重“建”不重“管”、重“验”不重“用”现象突出,有效利用普遍不够。有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沦为验收和检查的“秀场”。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投入资金建设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验收达标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或被其他事务挪用和挤占。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适用度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部分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陈旧简陋,建设中的制度性保障不平衡。
[结尾]
示例一
“破”并不意味着彻底摒弃,“立”也不是要完全另起炉灶,“破”的是糟粕,同时应该保留精华,我们相信,未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广大农村地区还会不断面临“破”与“立”。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始终沾满泥土气息,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必将不断成熟,广大农村也会更加和谐美丽。
示例二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一时之功,功未必在当下。因此,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的过程中,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基层建设的重点,管理也要随之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建的好、管的也好,如此,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更持久。
示例三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检阅。有人说:解决“大城市”的问题,离不开社区的“小网格”。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让更多主体参与、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网格化管理中来,才能真正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为居民送上“定心丸”,为社区装好“稳定器”。
以上就是【2021年国考申论申论热点:社区治理连着千家万户】的相关内容,如果要了解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