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09:21:4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1年国考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之法治社会
热点概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流观点
@观察者网:法是行动的指导者,而非行动的动力之源。 教化是德性的源头,德性是有勇气、有智慧、富有有创造力的行动的源头,而正是这有创造性的活动构成了全部美好,有意义的人生的实际内容。人是以行动表达自己的,实践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因此 政治是宏观的文化(文即文而化之,是依道修德—教化),是移风易俗、化成天下。它遵循大道,规范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和人的关系,构筑出一个礼的世界、法的王国(文明共同体),使人各得其所,自由的完善自己的人性。文化是微观的政治,是个体修饰和调节原始的人性结构,使之健全完善,成为共同体的牢固基石。
@风闻社区: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文化(教化)是政治的基石、目标,政治是文化的保障、普遍实现。因此德治是政治的本质。可以说德治开发人自主行动的动力,法治则规划人行动的方向,确保人与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行动的和谐性。德治与法治须臾不可离而相互配合。大道是永恒运动的辩证法,流变无定形,世界万物都是道的特定体现,故而大道宽广,足以容纳得下一个天下。“觉悟”、‘解放“作为人性中最基本的德性,也将是新中国法治的基本灵魂和价值。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关注点: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
面试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你怎么理解?
【参考解析】
我很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无论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而言,还是对维护社会秩序而言,都需要时刻谨记道德法律缺一不可。
法律是一切的根本。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法律,那么稳定社会秩序就会成为遥不可的理想国。因此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让法律为社会秩序所服务。
道德是约定俗成的公共准则。也是法律得以实施的支撑和基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媒体应发挥喉舌作用,多培育人们的道德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道德、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有法律无道德就会社会风气败坏,有道德无法律就会社会秩序混乱。只有法律道德两手抓,才能真正创造和实现和谐社会。
以上就是【2021年国考公务员资料分析备考之法治社会】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