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资料 >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10月13日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10月13日

2020-11-04 14:20:21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10月13日

  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述的是()的史实。

  A.建立革命根据地

  B.全民族抗日

  C.红军长征

  D.共产党开始土地改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此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胜利。题干诗句描写的不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史实。A项错误。B项: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题干诗句描写的不是全民族抗日的史实。B项错误。C项:“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毛泽东主席所作的现代诗《七律·长征》。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由此可知,这句诗描述的是红军长征的史实。C项正确。D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解决农民问题,使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阶级基础;是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中道路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多次的土地改革。但是题干中的诗句不涉及其中任何一次。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2.中国共产党着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这主要体现了共产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对()的坚持。

  A.改革创新

  B.以人为本

  C.构建和谐社会

  D.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A项: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题的所有表述都是围绕“人”展开的。这主要体现了共产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坚持。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3.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不包括( )

  A.红军的弱小

  B.敌人的力量逐渐削弱

  C.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并选错误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该著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经历了1924~1927年的革命;②敌人强大;③人民军队弱小;④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由此可知没有“敌人力量逐渐消弱”这个特点。B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4.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之所以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因为( )

  A.没有真正理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人们思想中占统治地位

  C.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拼命掩盖历史

  D.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A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实践的目的”说法有误,A项错误。B项:在《实践论》的写作时期,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确实在党员的思想中盘踞,但只是表象和结果,而不是实质和根本原因。B项错误。C项:在历史中,唯物论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不同的形态,这些观点虽然没有真正从实践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但并不是剥削阶级的观点。不能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拼命掩盖历史。C项错误。D项:《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5.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3月写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党的农村政策是( )

  A.土地革命政策

  B.减租减息政策

  C.农村根据地政策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A项: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从此进入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的土地革命新时期。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减轻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而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土地政策。提出时间1936年7月。抗战时期,中共所采取的土地政策主要是减租减息。它一方面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同时,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理负担政策,提高了贫苦农民的斗志,开始打破了农村基层政权由地主富农霸占的局面。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毛泽东说:“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1941年毛泽东写的《农村调查》中指出:“现在党的农村政策,不是十年内战时期那样的土地革命政策,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社会各阶层一致抗日,为了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阶层人民抗日积极性,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赢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2023年吉林事业单位笔试课程
吉林省事考资讯中心:jlhtsydw
最新考试资讯,权威备考资料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