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14:29:2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0年吉林省考备考:古诗词中物理化学知识
在吉林省考中,人文和科技相关知识点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近年来又多倾向于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来考查,所以一些蕴藏了物理化学变化的古诗词常作为考点。这类试题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考生要么是不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从而无法判断相关物理或化学变化,要么是对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变化不清楚,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将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总结起来,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帮助。
1.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体现了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气体的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2.王安石的《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暗香来”也是梅花产生的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向外扩散的现象。
3.《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以及郦道元的《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中都体现了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即产生回声。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体现了拉弯的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离弦的箭的动能,可以射天狼。
5.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了由于声波的波长较长,故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即衍射现象。
6.高骈的《山亭夏日》中“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反映了两个物理学现象,当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无光区域,从而出现“浓荫”现象;光反射时的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就出现“倒影”现象。
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反映了我们常见的海市蜃楼景象。而海市蜃楼现象中有两种物理变化,一个是光的折射现象,一个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当气压一定时,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夏天,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远处的山峰、楼阁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光线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当光线的人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8.储光羲的《钓鱼湾》中“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反映了两个物理现象,一个是光的反射,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一个是光的折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9.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反映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现象。
10.古文谚语“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1.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因为蜡烛的主要成分是能够燃烧的烃类。这其中既有物理变化中的融化过程,又有化学变化中的燃烧现象。
12.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反映了一个化学变化,爆竹本身具有硫磺,引燃后产生爆破的效果。
13.刘琨的《重赠卢谌》中“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这反映了生铁在不断除去杂质过程中的提纯反映也是一个典型的化学氧化还原反映。
14.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水雾。水蒸气上升又液化形成小水珠后发生的变化,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变化。
15.于谦的《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千锤万凿出深山”“粉身碎骨浑不怕”都是开采石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石灰石在高温煅烧过程中生成了氧化钙(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要留清白在人间”又是一个氢氧化钙(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碳酸钙(石灰石)的过程。
那么根据我们上面所汇总的知识点,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曾经考过的真题:
【例题1】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C.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D.烘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C【解析】根据我们上面所给出的知识点,我们就能很快的选出正确答案是C项。A项蜡烛的主要成分是能够燃烧的烃类。这其中既有物理变化中的融化过程,又有化学变化中的燃烧现象。B项这反映了一个化学变化,爆竹本身具有硫磺,引燃后产生爆破的效果,硫磺燃烧过后会产生二氧化硫。C项紫烟是水雾。水蒸气上升又液化形成小水珠后发生的变化,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变化。D项,也是一个燃烧的过程,所以在燃烧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ABD中所对应的关系都是正确的,而我们要求选择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例题2】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反映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C【解析】这里面我们也可以根据掌握到的知识点进行判断,首先A项中“春风吹又生”中有新事物的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B项中根据上面的知识点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项中也是上述知识点中是典型的化学变化。只有C项中一直说的都是铁,变化后仍然是铁,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只有物理变化。
【例题3】明代名臣于谦曾写下《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是: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
B.利用石灰石产生石灰的过程
C.石灰浆固化的过程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过程
【答案】B【解析】A项,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熟石灰。B项,“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就是石灰石(碳酸钙)经过烈火焚烧(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即利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的过程。C项,石灰浆的固化是在干燥、结晶、碳酸化等几个作用下共同进行的,不需要烈火焚烧。D项,熟石灰呈弱碱性,可以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最后,希望通过以上知识的总结,帮助广大考生能够在常识积累中更进一步,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2020年吉林省考备考:古诗词中物理化学知识】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