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0 16:04:08 事业单位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通用知识备考之诗词中的哲学原理
吉林华图每日为大家更新大量考试资讯,考试辅导资料等文章,欢迎您登陆吉林华图官网http://jl.huatu.com/进行查看。
通用知识中的哲学部分是考试中的难点所在。从历年的考试真题来看,哲学部分的考试通常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材料中体现的哲学原理。其中最难的当属以诗词形式出现的哲学材料。常见诗词蕴含的哲理整理如下:
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哲理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哲理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哲理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哲理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 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该句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哲理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该句出自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哲理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 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5. 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6.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10.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2.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3. 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的普遍性。
综上所述,多总结,多积累,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事业单位备考方略